弓友之家 首页 射艺 传统弓 查看内容

骨骼支撑和直线用力(3)-- 切线运动

2015-9-6 21:07| 发布者: 弓友之家| 查看: 703| 评论: 0|原作者: 老周|来自: 手战堂射箭录

摘要: 作者:老周 来源:手战堂射箭录 对称打开 由于人体骨骼和关节的限制,撒放后大臂、小臂、手部的运动不可能是沿着拉力线或支撑力线做直线运动的。如果把人体的骨骼和关节想象成一套“连杆运动系统”,保证撒放瞬 ...
作者:老周 来源:手战堂射箭录

对称打开
由于人体骨骼和关节的限制,撒放后大臂、小臂、手部的运动不可能是沿着拉力线或支撑力线做直线运动的。如果把人体的骨骼和关节想象成一套“连杆运动系统”,保证撒放瞬间“直线脱离”的秘密在于以两肩关节为支点的“切线运动”


a9dcb976cb13cac4f020f6beb908ad3a.jpg
后手切线运动示意图

       而实现切线运动的最佳方式是:对称打开。无论是水平方向还是垂直方向,撒放瞬间两手能实现对称的反方向切线运动,两手沿箭杆延长线的“直线脱离”也就实现了。

       从射手的背面看,前手受到两个力:弓向后的拉力和弓体自身向下的重力。如果假设弓体的自重为2磅,弓的拉重为40磅(拉重与自重比为20:1),从下图的计算与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前手略微抬高后,保持两肩关节位置所需的背部肌肉力度大小也是相等的(这里称之为对称用力,即前后侧肌肉用力的力度相等)。
无标题.jpg



ad3b373c36daa994f8f1f99e82ca2ac7.jpg
对称用力  垂直方向力矩分析

       对于部分比较短小、自重更轻的传统弓,拉重与自重比可能会达到40:1甚至60:1,前手的高度可以更低一些;而“拉重与自重比”较低的弓(现代金属猎弓一般在10:1),前手需更抬高一些,以便取得对称用力(力度相等)。

       从俯视的角度进行水平方向受力分析,“理想的姿态”之所以理想,就是因为前后侧背部肌肉力度是相同的(如下图1所示),有利于身体的感知和力量控制,实现撒放瞬间的“切线运动”和“直线脱离”。


c30257427c634a3d268f032c3f84669b.jpg
对称用力  水平方向力矩分析

       “生理上合理的姿态”之所以合理,就是因为有利于稳定支撑。用高磅弓或经常做专项训练的射手会有体会:往往最先支撑不住的是前肩部。射手能拉多高磅数的弓,或者维持满弓姿态多久,多取决于前肩的支撑力,而不是后手的拉力。但如图2中所示,这种“合理”姿态下前侧背部的用力要小于后侧背部的用力(即力度不对称),容易造成射手在撒放前最后的背部收缩用力阶段,前侧背部过早失去张力,导致不对称打开

       我个人刚开始改动作时就是没有注意到这点,前臂支撑用力减小后,连带着上臂和背部收缩用力也相应减小了,撒放时后侧背部加力后经常将弓带歪,前手右移,箭去都偏右上。

       总体来说,前后侧的对称用力更利于取得撒放瞬间的“对称打开”、“切线运动”和“直线脱离”。不对称用力时,射手必须具备更高的自我感知肌肉控制能力才能实现“对称打开”。


肌肉控制
在满弓状态,人体肩背部的几乎全部肌肉都会参与工作,但起主要作用的还是外层的斜方肌和背阔肌。


d7919337fe75c25a6a9f8c2ad4324163.jpg
肩背部主要肌肉示意图

斜方肌:覆盖了后颈、肩部以及肩胛骨和脊柱之间的大片部位。斜方肌可以在保持躯干不动的情况下将肩胛部整体向脊柱拉近;此外,其下部收缩可以将肩胛骨的位置下拉,而其上部收缩可以让肩膀抬高。射箭时,我们需要前侧的斜方肌支撑前侧肩胛部向前远离脊柱;而后侧的斜方肌需在拉低后侧肩胛骨的位置的同时将肩胛部整体向脊柱拉近。

背阔肌:覆盖了从肩胛骨下部到臀部尾椎骨之间的大片部位。它的收缩可以将抬高的肩部拉低;可以拉动大臂向身体后方移动;还可以向内侧转动大臂。射箭时,我们需要用前侧的背阔肌将肩部拉低,并动大臂向后方移动;而后侧的背阔肌需在拉低肩部的同时拉动大臂向后方移动。下图展示了竞技反曲标准满弓状态的背部用力状态。


ada3cad5b58cc3836ace60efb44acc69.jpg
竞技反曲肩背部用力示意图

       在肌肉控制方面,取得好的“直线用力”有三个基本原则
  • 尽可能的肌肉参与工作。无关的肌肉用到的越少,用力越“纯”,对直线用力的干扰就越小;
  • 单独控制各部位肌肉的能力越强(应对不对称用力),越有利于实现前后侧对称打开;
  • 满弓到撒放过程中,近体肌肉(肩、背部)应该越来越紧张远体肌肉(手部、腕部、手臂)应该越来越放松


       在满弓状态,拉弓的力量应大部分“转移”到背部,而手部、腕部、手臂的肌肉应尽量放松。撒放前最后的“切线扩展运动”应由背部肌肉发起,经由骨骼、关节传递到手部。任何多余的用力都会干扰“连杆系统”的运动,破坏“切线运动”和“直线脱离”。这就是所谓的“背肌撒放”


杂谈
       关于三种不同传统射姿的直线用力发力方式,各人可能差异很大。这里谈一些个人的体会供大家参详。

  • 保持两肩连线与前臂重合时,不易感知前肩和背部肌肉的用力大小。一个办法是:在保持躯干不动的前提下,前臂尽量用力向前伸,感觉就像拼命要向前探去够东西一样。同时持弓手的拇指要有一股向前方顶出的力(不能有向下的力)。做到这两点,基本能在最后的背加力阶段保持前臂和背部的一定紧张度,以获得良好的前后对称打开。
  • 小架的后手发力方式与反曲非常类似,以后侧肩胛骨绕开背肌形成“翼状”定位,和背部肌肉向前的挤压、收缩为特征,一般称之为“背加力”方式。而大架和平架射姿由于拉距、后手位置、后背展开程度、扣弦手法等方面的不同,在直线用力的发力方式上是有不同的。
  • 大架的后手有两种发力方式。第一种适用于食指、中指双扣拇指,手背与水平面有一定的斜角(类似于弓道的扣弦)。这样小臂抬高后,后手腕可以很自然的向内弯曲。撒放时背部肌肉侧向收缩力大,向下收缩的力小。从射手的后面观察,大臂带小臂,左下方沉肘,后手也是向左下方做切线运动。为了区分,我暂称其为“展持”用力方式。
  • 大架第二种发力方式适用于食指单扣拇指,手背与水平面平行(大多数人的扣弦手法)。这样小臂抬高后,手腕必须向下弯曲。撒放时背部肌肉侧向收缩力小,向下收缩的力大。从射手的后面观察,大臂带小臂,左下方沉肘,但后手基本是在射箭面内由上向下做切线运动。有人将这种撒放叫做“后手上挑”,也有古籍将之描述为“后手如摘叶”。为了以示区分,我暂称其为“摘叶”用力方式。
  • 平架也有两种发力方式。第一种与大架的“摘叶”方式相同,后手手背与水平面平行,侧向收缩力小,向下收缩的力大,撒放时“后手如摘叶”,在射箭面内由上向下做切线运动。
  • 平架第二种发力方式中,后手手背与水平面平行,感觉是两肩分别向两侧撑开的力要大于背部肌肉收缩的力,同时配合后手轻微的拧腕,撒放后手心顺势向外翻,呈食指在上、拇指在下 的“八”字手型(如清代射箭古画中的留势)。从射手的后面观察,大臂带小臂,左下方沉肘,但后手拇指基本是在射箭面内由上向下做切线运动。如果没有轻微的拧腕(不是拧弦)和撒放后手心顺势外翻,单纯的撑肩、收背很容易导致箭去偏右上。为了以示区分,我暂称其为“清射”用力方式。


       无论是小架的“背加力”,还是弓道的“展持”、古籍中的“摘叶”,或是清代古画中的“清射”方式,我认为其遵从的“直线用力”“切线运动”的原理都是相同的,只不过是根据各自射法的特点作了合理的变化。

       就我个人而言,这四种方式我都能打出还不错的精度,但也许是受个人水平限制,迄今为止我还无法感觉到四者在射准精度上会造成什么明显差异。不能保证这部分杂谈的内容都对,这里只是将这些感受记录下来,欢迎各位朋友们共同研讨、指正。

(未完待续)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QQ|Archiver|手机版|备案号:黑ICP备15005259号-1|弓友之家  

GMT+8, 2025-1-3 13:43 , Processed in 0.101039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