弓友之家 首页 射艺 传统弓 查看内容

分段开弓(3)--入彀

2015-9-9 20:54| 发布者: 弓友之家| 查看: 1285| 评论: 1|原作者: 老周|来自: 手战堂射箭录

摘要: 作者:老周 来源:手战堂射箭录 三、入彀 中华传统射艺中把满弓称作“彀”(音:gòu)。所谓“彀极而发”就是指,弓一定要拉满了再撒放,箭去才能劲、脆、疾。“入彀”并不等同于“彀极”,却是满弓彀极前的一个 ...
作者:老周 来源:手战堂射箭录
三、入彀
中华传统射艺中把满弓称作“彀”(音:gòu)。所谓“彀极而发”就是指,弓一定要拉满了再撒放,箭去才能劲、脆、疾。“入彀”并不等同于“彀极”,却是满弓彀极前的一个重要中间步骤。

在“半弓”到“入彀”阶段,应注意以下几个技术细节:
  • 前后手的下落。“半弓”以后,前、后手一定要遵寻一个固定的路径直接下落到位,中间应避免出现“S”型路线

    前文提到“半弓”以后的拉弓应主要是使用背部肌群,但有些射手“半弓”时的后手位置过于靠近头部,以至于后手下落时,不得不走“S”型路线以避开脸部,这对使用背部肌群拉弓是非常不利的,应尽量避免
  • 初瞄。前手一次性下落到位时,“虚拟准星”应已大体在目标位置上,完成所谓的“初瞄”。这时,射手的注意力主要还是内敛关注自身动作,只留三分注意力保持“初瞄”。

    相对于入彀后再去瞄准的方式,入彀前“初瞄”有助于减少靠位后的动作调整,缩短靠位到撒放之间的时间,保持良好的“起射节奏”;同时,对训练开弓动作的连贯性和一致性也有好处。

    事实上,靠位后再为了瞄准而进行较大幅度的动作调整,往往会破坏用力的连贯性,导致用力“不纯”,甚至破坏直线用力。因此,无论是在美猎、反曲、还是日本弓道、中华传统射艺中,“初瞄”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技巧,被反复强调。
  • 入彀前的拉距定位。百分之九十九的拉弓动作应在“靠位”前完成,而不是“靠位”后再为了凑拉距去硬扯弓,那样往往会导致直线用力的破坏,或是前后用力不均。

    很多传统射艺资料中会提到“口吐翎花、耳听弦”,即用箭羽或弓弦的位置来测定拉距,或是用“前手知镞”来测定拉距。但是,在靠位之前,箭羽或弓弦的位置是无法精确感知的,难以用来判定拉距;而“前手知镞”对箭长的匹配要求非常高,通用性并不好,而且射手往往可以用很多生拉硬扯的方式达成“前手知镞”,但这对保证直线用力、对称打开、切线运动、干脆撒放没有好处。因此,“口吐翎花、耳听弦”或“前手知镞”可以作为靠位后精确测定拉距的一种辅助手段,但却不适于作为入彀前判定拉距是否到位的依据

    入彀前的拉距定位,比较好的方式是:感知后肩胛骨的位置,以及后背肌群的紧张程度。前文提到过,“斜上起弓”时,后手向左上方抬起够弦的姿势往往导致后肩部是耸起的,因此在“半弓”之前的预拉弓过程中应将后肩位置下拉,保持后肩下沉到位;同时,应感知后肩胛骨在下落的过程中“绕开”了背部肌肉,在背后形成了“翼状”突出。下图展示了反曲射手在“入彀”时的后肩胛骨“翼状”突出的状态。传统大拉距射手因为射姿的不同,“翼状”突出不会那么明显,但总体的感觉是相同的。


    29123cb8e1617bbd5f9ec1c5ccbc5c5f.jpg

    ada3cad5b58cc3836ace60efb44acc69.jpg
    反曲射手后肩胛骨“翼状”突出示意图

    初习射箭的人,由于后背肌群力量不足,初期往往很难做出后肩胛骨“绕开”背部肌肉这个动作,也较难感知到形成“翼状”突出时后背肌群的紧张状态。很多人只是努力收紧背部肌肉,但往往后肩胛骨并没有向后做“绕开”运动,而是向身体左侧挤压着背部肌肉。这时会感觉肩背部被挤压成了一团,很不舒服,而且后肩胛骨的位置也不易确定、找不到一个清晰、稳定的感觉,导致拉距也是经常变化。此外,由于后肩胛骨与背部肌肉挤压在一起,缺乏进一步活动的空间,撒放前的“背加力展持”往往导致身体被带着向右转,前手轻微右移、箭去往往偏右。

    背部的力量需要一些辅助的专项力量训练,一旦能够正确做出后肩胛骨“绕开”动作后,在拉弓到达“入彀”前位置时,会感觉后肩胛骨“卡进”了一个相对清晰、固定的位置。经过2000箭以上的实射训练后,后背肌群紧张程度的“肌肉记忆”可基本形成,你会更加熟悉这个位置,知道已经基本拉满弓,可以进行“靠位”和“力量转移”了。用这种方式,优秀的射手“入彀”前拉距控制的精度可在3-5毫米内
  • 靠位(彀)与力量转移。如果把拉弓比作“拉枪栓”的话,靠位就有点类似于最后的“上膛”动作。射手在拉弓达到“入彀”拉距时,箭杆与靠位点(嘴角或下颌等位置)之间还会有4-5毫米的间距,这时需要背部轻轻用力一带,使得箭杆轻轻、但是稳固地靠在射手惯常的靠位点上,后手的大、小臂也随之自然地夹紧,取得一个更加稳定的姿态,我们称之为“彀”

    前文提到“半弓”时应进行第一次力量转移,“半弓”到“入彀”前的拉弓应主要由背肌收缩完成;而靠位时由背部肌肉收缩来完成动作,实际上是在进行最后一次力量转移。此时,远体的手臂、手部肌肉越放松,近体的肩、背部肌肉承担的力量越大,直线用力就“越纯”,撒放时的一致性就越好。

    如果说靠位前的拉弓动作是快速、大幅度、清晰可见的,靠位后的“背加力展持”动作是缓慢、微小、不易察觉的。因此,靠位不是拉弓动作的终结。靠位后,依然必须保持整个拉弓的劲不能松,力不能断,即保持所谓“持续用力”

    初习者很容易犯两个错误一是认为靠位后拉弓就结束了,在放松手、臂用力的同时,肩、背部的肌肉也随之放松了。此时从射手的正面观察,会发现靠位后射手的拉距在变短、箭在缓慢的“向前爬”,即所谓的“内合”,非常影响弓箭效率的发挥。长此以往,射手的拉距会越来越小,打出的箭都是“弱箭”;而且对部分用箭头辅助瞄准的射手,射准精度更是无法保证。

    二是靠位后拉弓的力停顿住了。由于靠位本身是开弓过程中的一个稳定动作,初习者很容易为了求稳定而停止了“持续用力”,这样在随后的“背加力展持”阶段,需要额外的增加力量来重新启动“展持”和“撒放”动作,容易破坏动作的一致性。从外部观察,这样的射手在撒放后身体往往会有明显的晃动

    还有一点需注意的是:尽量用箭杆而不是箭羽来进行靠位。箭羽靠位容易形成“虚靠”,箭杆靠位则相对容易靠实,再辅助以靠位后的“口吐翎花、耳听弦”(用箭羽、弓弦贴在脸部的相对位置辅助测定拉距)或“前手知镞”,优秀射手的拉距测定精度可以控制在1-2毫米内
  • 前后肩的下沉。依然要确保两肩下沉到位。前肩松,则箭去散布大、无准头;后肩松,则箭去歪扭、绵软无力



  • 做好“入彀”“彀”,就为随后的“展持”和“彀极撒放”打好了基础,这一箭已成功了70%,但这个步骤却是整个开弓过程中较难的部分,很多感受无法准确的用语言清晰表达,需要习射者坚持不懈地练习、体会、感悟,才能有所收获。



就我个人的习射经历而言,由于没有系统、细致的指导,完全是自己练习、摸索,初期的2年在“入彀”环节基本是没入门。直到现在,也不敢说自己的这些体会就是正确的。一家之言,就当在这里抛砖引玉了,欢迎各位弓友指正。

(未完待续)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1)

QQ|Archiver|手机版|备案号:黑ICP备15005259号-1|弓友之家  

GMT+8, 2025-1-3 13:02 , Processed in 0.215720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